行业动态

【思享家】促进数字经济和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55世纪

  55世纪作者:陈前恒(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革命老区研究中心主任)

  革命老区多位于多省交界地区,多为山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多属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区域和主战场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这为探索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革命老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概念,在资源禀赋上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一是红色资源丰富;二是生态优势显著,尤其在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政策以来,这一优势更加突出;三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受现代文化冲击比较少,民间技艺和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好。

  从供给侧角度看,革命老区多属山区丘陵,没有平原地区发展普通大众农业的优势。然而,不同山区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在发展出有差异的、多样化的特色高端小众种养业、特色食品、特色加工制造和特色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上具有优势。加之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有助于促进“红色+绿色(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从需求侧角度看,我国人口数量大、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日益深化,为革命老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满足个性、细分、长尾市场需求提供了便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随着收入增加,居民消费的特点已经从模仿型排浪式的基本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特别是旅游、文化、健康等领域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且市场潜力巨大。食品消费上,从追求简单的温饱型饮食消费逐渐转向追求食品消费的享受性和饮食质量,注重营养健康、风味口感和保健滋补等功能。这些个性、细分、长尾市场的需求者为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拉动,为革命老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端条件。

  然而,受地理位置偏僻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等因素影响,革命老区乡村在发展特色产业上缺乏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品牌等方面的支持,且所需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致使很多特色产业难以做强,特定资源禀赋优势难以转化为市场优势,难以转化为相应的利润回报。

  数字技术能够提高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的生产力。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乡村特色种养业的智慧品种选育,提升育种的效率和精准度,有利于特色种养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利用各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建模,根据不同因子阈值反馈,完成整个特色种养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进而实现精准化种养、可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产出率。综合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特色农作物病虫害和饲养动物疾病的观察分析和数据处理,可以初步判定其发病症状和推断原因,进而达到精准诊断、对症下药甚至精准预防,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和疾病带来的损失。乡村特色产业机器人的开发利用,使特色产业生产加工过程实现自动化,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农村劳动力,帮助缓解一些革命老区乡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为年轻人返乡就业提供更大的吸引力。

  数字技术能够提升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的绿色化水平和特色产品品质。借助物联网、无人机和现代种养检测等技术,减少农药、兽药的使用量,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农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冷链技术在生鲜农产品中的应用日益提升,确保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和安全;在精准农业发展趋势下,农业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特色农产品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数字技术可以实现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品供需双方更精准的匹配,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产品质量保障的问题。短视频、直播具有“看得见”的优势,能够拉近消费者与特色产品生产地的距离,连接乡村资源和城市市场,突破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限制,并实现跨时空的信息匹配,解决了特色产品销售中的信息滞后和不对称问题,为藏在深山无人知、缺乏畅通渠道的革命老区优质特色产品打通销路。农业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能够实现革命老区特色产品可追溯,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助于解决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用产品溯源系统来实现特色产品全程追溯,成为产品规范化、品质化发展的重要助力。

  数字技术促进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将助推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利用数字技术加快发展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的过程,使得青年人意识到乡村特色产业需要的是掌握农业现代化技能的“现代农民”。加之革命老区乡村特有的价值,有助于引导年轻人扎根乡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年轻人加入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有助于带来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进一步推动产业振兴,从而实现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相互促进。

  加大革命老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经过脱贫攻坚时期对乡村基础设施的“补短板”,很多革命老区乡村生活类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生产类基础设施(生产路、小型水利设施、物流配套设施等)和农业新基建(光纤网、宽带网、5G等)依然存在“短板”问题,不仅影响乡村特色产业实体经济发展,也影响数字技术助力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作用的发挥。

  培育一批拥有传统乡村特色产业实体基因、同时具备强大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农业企业。大力发展这类新型农业企业,将有效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发展,能够在乡村特色产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建立技术赋能、普惠共享的生态底座。发展“新型农业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或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完善这类新型农业企业联农带农机制,有助于把从事乡村特色产业的小农户融入数字经济,分享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

  重视革命老区乡村数字人才培养。把乡村数字人才培养纳入革命老区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开设乡村数字人才培训班,对从事乡村特色产业的农业农村企业家、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为培养的乡村数字人才与农业农村企业家、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提供对接交流机会,坚持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理念,既为培养的乡村数字人才找到出路,又为乡村特色产业数字化奠定基础。

  推动示范引领。选择在有代表性的革命老区乡村开展促进数字经济和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鼓励革命老区地方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探索,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更多乡村通过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ZDA0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Copyright © 2012-2023 55世纪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70163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