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55世纪保留特色同时进行本地化创新“新派徽菜”人气旺

  55世纪编者按 我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式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其中尤以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八大菜系”最为出名。今起,本版推出“八大菜系在东莞”系列报道,介绍地方菜系在东莞的形成、发展以及高超技法、代表菜品,让读者一睹东莞饮食风采。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安徽人在东莞各类行业的从业人数达数十万人。如此大的消费市场,徽菜以及徽菜馆在东莞必不可少。这其中,比如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的喜香逢徽菜馆、位于火炼树的安徽老家等都是盛名在外。对他们来说,如何将徽菜与本地融合,既契合安徽人的口味,做出最能代表徽菜的菜式,还能吸引很多其他地区的人慕名前往,就是徽菜馆最大的追求。

  徽菜是“八大菜系”之一,不等同于安徽菜。徽菜主要流行于徽州(安徽黄山市)地区和浙江西部,和江苏菜系中的苏南菜、浙江菜系较近。徽菜主要有两百多个菜品,风味特点是:擅长烧、炖,讲究火功,很少爆、炒,并习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善于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用木炭火单炖、单火靠,原锅上桌,不仅体现了徽州古朴典雅的风格,而且香气四溢,诱人食欲。

  徽菜是安徽南部(皖南)众多菜系中的一种。皖南地区有许多土特产,食材中也有许多山珍野味,徽菜是其典型代表,一些皖南来的人习惯于徽菜的原汁原味。但安徽北部(皖北)来到东莞的人,就不太适应这种口味了,皖北菜里有许多面食,烹饪过程中注重地锅小灶,与皖南菜明显不同。

  东莞有几十万的安徽人,许多做餐饮的人看到了这一巨大市场,想从中有所收获。但是,之前的安徽菜馆要么以皖南口味为主,要么以皖北口味为主,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安徽籍食客,更不能对本地其他食客产生吸引力。因此,在2004年之前,安徽菜馆开了一批又关了一批,难以形成较为固定的品牌。

  喜香逢徽菜馆的老板郝军正是瞅准了这一市场特点,对安徽不同地方的菜品进行综合、改良,创造了新的菜品。他告诉记者,通过将皖南、皖北的菜式进行综合,喜香逢开发出了一套最契合安徽人口味,也最能代表徽菜的菜式。他将这套菜式称作“新派徽菜”,许多在东莞的安徽人都冲着这种地道的安徽口味慕名而去。

  郝军表示,新派徽菜的特点是:既有皖南土特产,又有皖北地锅小灶;既有皖北的手工面食,又有皖南的山珍野味,两者综合,形成了新派徽菜的特点——“盐重好色,轻度腐败”。所谓“盐重好色”指新派徽菜的口味比较重,调料放得都比较充足;“轻度腐败”指的是会使用一些发酵过的食材,如毛豆腐等。

  新派徽菜从徽菜上继承来了注重刀工和火候的特点,郝军向记者展示了许多做工精良的徽菜图片。同时,还重点介绍了黄山臭桂鱼。

  这道菜入口即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细嚼慢咽,非但无异味,反而鲜香无比,此菜已成徽菜样板,有道是:没吃臭桂鱼,等于没吃徽菜。作为徽菜的经典,郝军在其新派徽菜中,保留了这道经典。而在黄山臭桂鱼背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当年某徽商坐船回家探亲,因为路远天热,随身携带的桂鱼未保存好发臭了,妻子贤惠舍不得丢弃,用浓油赤酱处理了一下,没想到歪打正着,发臭的桂鱼经过料理,味道竟然好极了。徽商借此推广,村里乡亲纷纷仿效,不经意间,臭桂鱼居然成了徽州招牌菜,竟然有了“鱼不臭不吃”的风俗。

  当然,烹制方法是一个方面,食材也很重要。郝军告诉记者:为了做出地道的安徽味道,他们在大别山区有固定的农家院落养猪,同时,绝大多数食材从安徽一站式采购。这不仅是为了保障食材的安全可靠,在安徽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食材,是超市里那些食材替代不了的,为了保障原汁原味,唯有加大成本投入。

  郝军来自于餐饮世家,其父亲和祖父都是安徽菜厨师。1997年,郝军也继承祖业,开始从事餐饮行业。一开始,他是在餐馆里做大厨,走过上海、无锡和重庆等地方。到了2004年,郝军开始自己开餐馆做安徽菜。

  刚来的时候,喜香逢只是莞城街道天宝路上的一家小门面,做了几年,名声逐渐传开了。现在,不仅由一家小门面变成了两栋楼,而且,南城艺展中心附近也有了一家分店。他告诉记者:在本地安徽人中只要一提到安徽菜馆,大家基本都知道喜香逢。

  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市场认可?郝军告诉记者:东莞市已经成立了安徽商会,其也是商会里的成员,“有商会这个平台为安徽老乡提供交流的机会,有乡情凝聚,吃安徽菜、喝安徽酒、品安徽茶已经成为了安徽人的普遍做法。”

  不过,尽管有着厚实的市场基础,以及强大的感召力和认同感,但东莞的安徽菜馆其实并不多。来自安徽的人士称,自己所知道的成规模的安徽菜馆并不多,原因就在于有些菜馆只是盲目跟风却不注重菜品,没有质量保障自然无法深入人心。

  按照郝军的理解,在东莞开餐馆的门槛比较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本地开餐馆并不需要押一年房租,一般都是租一个月押一个月。这就使得许多对餐饮有一定了解的人,急切地进入这个市场。但是,一些人将十几万资金押到店面租金、装修上以后,没有对菜品进行精心揣摩和研究,再加上调和不了皖南和皖北的口味,很难吸引到顾客,也就很难做起来。

  “目前,广东这边安徽菜馆做得最好的是深圳那边。做得好的餐馆,无一例外地有一个共同点:对安徽省内不同地区的口味进行调和,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改良推出适合本地口味的菜品。”有安徽菜馆老板称。而在喜香逢,讲究原汁原味的作法,就很受莞人欢迎。据称,许多东莞人去黄山旅游,回来以后会来到喜香逢,翻出手机里拍的照片,告诉厨师自己要吃这种菜。正是经过了这种融合,安徽菜在东莞才越来越有发展前景。

  位于东城街道火炼树的安徽老家,也是一家专营安徽菜的餐馆。老板何先生是安徽合肥人,也是大厨出身,说到安徽菜,他感触颇多。

  “对于安徽菜,市场上有很多误区。许多人以为,只要是安徽人开的餐馆,就叫做安徽菜,这其实是不对的。安徽菜有自己的菜品和特色,不属于这个范围的,就不叫安徽菜。”

  何先生告诉记者:2005年,其在东莞市黄江镇开了一家安徽菜馆,从开业起,就一直坚持80%以上的原材料都从安徽运过来,请安徽本地的厨师做菜,而餐馆做的,也是安徽各个地方的农家土菜,这就保持了安徽菜的原汁原味。

  “许多安徽人来菜馆吃饭,会找自己老家的特色菜,在我们这里,他们都是能够找到的。还有一些人来了,我们听他的口音就知道是安徽哪里的,该做什么菜,都不用他说。”何先生告诉记者,正是这种原汁原味,保证了餐馆稳定的客源。但与此同时,何先生也承认:近年来,安徽菜的推广与普及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徽菜的季节性,尤其是在夏天和秋天,安徽菜几乎没有什么亮点。没有特色的菜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安徽菜的推广。“地道的安徽菜偏咸、重色重油,在广东这边,夏天很少有人吃偏咸、重色重油的菜。”

  当然,菜品特点是一个方面,何先生认为,也有一些客观因素限制了安徽菜馆的发展。“客户自己不习惯地道的安徽风味,但你又不能随便改变。再加上,经济形势也不是很好,餐饮行业的发展本就受到限制,这就使得安徽菜的发展更受影响。”

  尽管如此,对于徽菜在东莞的发展,何先生和大多数徽菜馆的老板一样,还是极为看好。“只要做出真正可口好吃的徽菜,相信总能吸引到源源不断的客人。这里面,创新很重要,我们会一直坚持!”

  朝鲜释放中国渔船农行原副行长 双开美国 龙卷风浙江冤案叔侄获赔施一公 院士习将访美莫言北京买房中印声明 边界问题山东章丘爆炸救治癌症被判刑穆里尼奥 下课699万高校毕业生20秒充电神器毕业3年升副处女孩 日本军装庆生

Copyright © 2012-2023 55世纪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70163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