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55世纪特色扶貧產業“扶”出好日子

  55世纪夏日炎炎,記者來到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巴音寶力格鎮團結村的市級扶貧龍頭企業綠兆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車間裡工人正在對腌制好的酸菜進行精細分割、包裝。

  50歲的李子璐在2015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實現脫貧。從去年冬天開始,她開始在綠兆源打工,干了5個多月掙了1萬多元。

  “村裡建了這個廠以后,我既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又能照顧家裡,對於剛剛脫貧、日子還不寬裕的我家來說真是件天大的好事。”李子璐說。

  綠兆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李海元告訴記者,綠兆源共解決了巴音寶力格鎮團結村周邊23名剩余勞動力的再就業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6人。

  今年,公司還與貧困戶商定,隻要他們在小麥收割后復種大白菜,公司將以每噸高於市場價50元的價格收購,這樣,貧困戶每畝地還能增收300元左右。

  據介紹,2019年,綠兆源帶動4個嘎查村開展麥后復種大白菜及產后初加工試點,並由村集體建設初加工腌制車間,腌制大白菜720萬斤,實現產值420余萬元。

  當地農民算了一筆帳:大白菜經過初步加工腌制后出售給綠兆源,每畝效益比出售鮮菜高1000元左右。“有了綠兆源的帶動,普通農戶村民的收入進一步提高,尤其是貧困戶可以實現穩定增收、穩定脫貧。現在,開展麥后復種大白菜的人更多了。而且我們分工明確,村集體負責種植和初加工,綠兆源負責精細加工和銷售,從而實現了雙贏。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將突破20萬元。”團結村黨支部書記盧俊杰說。

  烏拉特后旗扶貧辦主任王劍鈞告訴記者,綠兆源公司的項目符合本地實際,發展潛力巨大,帶動能力比較強,所以旗裡還採取了“資產收益”扶貧模式,將巴音寶力格鎮無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67人每人1.5萬元共100余萬元的扶貧資金投入到綠兆源,每個貧困人口每年領取分紅1200元,更好地帶動了貧困戶穩定脫貧。

  “我們的酸菜經過了乳酸菌發酵,不但口感好,有害物(亞硝酸鹽)含量還要比市場上的普通酸菜低一半,目前正在積極開拓市場。由於疫情影響,公司在北京等大城市的推廣遇到了很大困難,但是我們正在爭取利用一切機會和辦法,讓企業順利運營下去,把扶貧的社會責任履行好,不辜負父老鄉親的期盼。”李海元說。

  綠兆源公司只是烏拉特后旗發展脫貧產業的一個成功案例。近年來,該旗緊密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調整優化農牧業產業和品種結構,規劃、建設了一批帶動能力強、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產業,並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將貧困戶穩定吸附在產業鏈上,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對貧困戶帶動比例達到75%以上,帶貧減貧長效機制基本形成。

  呼和溫都爾鎮大樹灣村積極引導和鼓勵貧困戶合理確定產業方向,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一村一品”搞得有聲有色。為了把本地的優質小麥生產加工成面粉,村黨支部爭取了項目資金100萬元,將閑置的舊學校改建成沙蓋耬面粉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有效解決了村民尤其是貧困戶農產品的銷售難題,實現了增收。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從零猛增到了30多萬。

  “前段時間,我們的面粉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扶貧產品,以后銷量肯定會越來越大,效益越來越好,鄉親們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呢。”大樹灣村黨支部書記石永飛自信地說。

  目前,烏拉特后旗規劃了12個各具特色的扶貧產業園,團結村扶貧產業園區、大樹灣綠色發展扶貧產業園區、內蒙古興光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鴕鳥養殖基地、英格蘇戈壁紅駝養殖基地、花麒奶業驢產業園區等已經啟動或正在抓緊建設中。

  據統計,2014年以來,烏拉特后旗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近3000萬元,幫助1536人通過“資產收益式”、“利益聯結式”、“菜單式扶貧”等扶貧模式實現脫貧,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口徑貧困人口741戶1768人)的86.88%,實現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錢其魯)

Copyright © 2012-2023 55世纪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70163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