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55世纪巩固优势 凸显特色 现代化产业体系催生新质生产力

  55世纪岁末,瑞雪丰年,就像这座城市在过去一年里奋斗、进取、提升的累累果实,令人心潮澎湃,令人记忆深刻。

  2023年,市委、市政府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大连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特殊地位和承担的职责使命,推出《大连市对标习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清单》,各领域不断发展进步,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带来民生福祉。

  结合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为引导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保持定力、苦干实干,接续奋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连篇章,即日起,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推出系列综述“明方向 抓提升 2023:大连之跃”,敬请关注。

  建设实体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市深入贯彻习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大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六个建设”目标任务,其中,建设实体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核心。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一年来,具有大连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进一步增强,对国家产业安全的支撑更为有力。

  站在新起点上,大连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实体经济之基,强化创新驱动之本,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当好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急先锋。

  大连重工研制的全球最大18兆瓦直驱型海上风电高端球铁铸件装机下线、中车大连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点火在连成功、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为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箱级24188标箱超大型集装箱系列船首制船成功交付……

  一年之间,“三篇大文章” 越写越精彩,我市奋力推动“老字号”产业数字化蝶变,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建设实体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步履铿锵。

  今年以来,我市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扩投资、增后劲的关键举措,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拓增量、壮体量、提质量,在工业项目方面呈现量质齐升态势。

  今年9月,位于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的瓦轴集团风电主轴轴承项目投产,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主要生产风电轴承等替代进口高端轴承,预计项目年产轴承3.6万套。该项目实现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的智能化、数字化,实现我国风电新能源等高精特新装备国产化替代。

  在恒力新材料科创园建设现场,崭新的塔器和装置挺拔林立,两万余名施工人员加紧作业,千余台机械设备有序运转,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目前,产业园一期项目即将全面投产,收尾工作面广量大、难度高、复杂性强,产业园各环节都在紧盯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向着既定建设目标全力冲刺。

  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150万吨/年乙烯、1200万吨/年PTA等重点项目的全面达产,恒力在实现“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全产业链发展之后,凭借独有的原料优势,于2022年2月在长兴岛新增投资500亿元建设恒力新材料科创园。产业园一期项目重点建设260万吨/年功能性聚酯、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60万吨/年BDO等项目。可将产业园基础化工品转化为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品,形成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聚酯材料、高性能树脂材料、高端纤维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产业集群,加速国产替代进口。项目全面投产后可新增年产值1100亿元,将彻底打通“从石油到精细化工”黄金产业链条,助力大连石化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固链,向绿色石化产业链深度进发。

  同时,我市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为提升我市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

  对标全省22个产业集群,我市结合实际重点推动19个产业集群建设;制定了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结合全市“15+N”产业链,加强项目谋划,着力推动重点产业“链”“群”协同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恒力聚酯园、华锐重工风电核心零部件、一汽解放13L柴油机等一批大项目的加快建设,我市绿色石化、高端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等领域的重点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头部企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中远海运川崎建造的全球最大箱级超大型集装箱系列船、大船集团建造的全球最大级别穿梭油轮、一重核电承制的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等一批“大国重器”纷纷交付亮相。

  今年前10个月,我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1%,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4.5%,向上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个百分点。

  20多位软件工程师安静而忙碌,正进行产品开发、维护等操作,由此上达至“长征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为1400余家企业30万余台设备提供运行保障……

  这是记者在位于高新区的航天新长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内所见场景。这些软件工程师所聚焦的正是制造业产业链条中的“底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其对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挺进具有非凡意义。

  据该企业大连区负责人李伟介绍,该工业互联网平台由企业在2018年立项并自主研发,经过不断的优化与更新,如今长征云平台可支持超过300种工业协议,提供400余个工业模型和超过190种工业App,覆盖装备制造、轻工、电子等18类行业。

  今年,“长征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全国50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成为东北地区两家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

  希望能够借助今年大连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契机,将我们自身的产品不断优化,更好地适配工业领域,与相关企业积极沟通,让‘长征云’平台深入更多设备,融入更多行业,与大连乃至全省的制造业企业一同携手,创造出更大价值。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

  SK海力士三期、海外华昇高端微/纳米级电子材料产业化、恒坤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科利德高纯电子气体及半导体前驱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地拓精密新研发的主动防微振系统和精密并联机构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国外“卡脖子”难题;

  达利凯普积极开拓市场,在MLCC(多层片式陶瓷电容)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五、国内第一。

  支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试点示范,英特仿真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入选工信部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

  遨海科技面向海洋牧场远程生产运营监管解决方案、鑫海智桥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离散制造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

  生物医药产业多个项目竣工投产,旅顺口区生命健康产业园(I期)工程建设完成;

  科兴(大连)疫苗剂型升级扩建、医诺的生物酶催化合成功能性结构油脂产业化、雅立峰的生物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建设等一批行业重点项目陆续投产。

  工业元宇宙产业业态初成,着力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印发《大连市工业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大机车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化产线建设、英特仿真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关键设备物理场在线年度工业元宇宙优秀案例名单。

  不久前,本钢集团拼船采购的铁矿石搭乘40万吨超大型矿船抵达大连港后,装至内贸小型散货船,以“水水中转”方式发往丹东港,辽港集团铁矿石“大连—丹东”组合港运输业务成功落地。

  据了解,该业务于2022年10月启动,充分利用大连港40万吨深水码头和营口港、丹东港与腹地钢厂间的运距优势,开辟了高性价比的保供新通道。

  “组合港业务实现了客户降本、港口增效的双赢目标。”辽宁港口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业务部散杂货业务中心经理刘赫亮说。今年全年,铁矿石组合港业务预计可贡献吞吐量近430万吨,同比增幅超400%,为客户节省物流成本近600万元。

  5月8日,大连港至地中海西岸航线正式开通,填补了大连港至地中海西部航区直航服务的空白点,有力带动了机电设备、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化工、矿产、仪器仪表等贸易量增长。2023年,大连港共新增至东南亚、远东等外贸集装箱直航航线条,开通至芜湖江海直达内贸集装箱航线条,集装箱航线余条,有效促进了区域经贸往来。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成功开通东京羽田、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进一步畅通航空物流通道。

  市政府口岸办协调各口岸查验单位,先后两批完成12家单位59个泊位对外开放验收,根本上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国际航行船舶临时停靠难题,对加密航线网络、提升港口服务功能、推进港口转型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大连口岸的实际情况,经历三年的反复调研,今年8月31日,《大连市促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若干政策》(简称《若干政策》)正式出台,获得港航物流企业的热烈反响。作为有史以来力度最大、最全面的政策,《若干政策》的实施落地,将有力推动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加挡提速”,让大连在加快发展现代港航物流业这条赛道上健步如飞。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业深入实施金融服务大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持续提升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能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有效性不断增强——

  今年前三季度,大连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0.33个和0.56个百分点;

  在政策工具的调整牵引下,大连制造业中长期、绿色、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分别达18.6%、26.3%、18.8%。

  今年前三季度,大连贸易新业态收支规模同比增长42%,跨境电商收支同比增长15倍,大连金融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同比增长23.7%,参与结算企业6800多家。

  大连商品交易所持续加快推进品种工具体系丰富多元、不断推动场内场外市场建设取得突破、接续探索制度型对外开放实践路径,实现了大连期货市场的跨越式发展。今年,乙二醇、苯乙烯期权上市,大商所化工板块实现期货期权工具全覆盖。目前,大商所已经上市21个期货品种、13个期权品种,覆盖油脂油料、能源化工、煤炭矿产等产业领域,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农产品、塑料、煤炭、铁矿石期货市场。今年前三季度大商所期货和期权成交量18.93亿手,同比增长12.1%,成交金额85.8万亿元,在全球交易所期货和期权成交量排名中位居第8。

  遵照习对大连“两先区”“三个中心”建设重要指示,大连正在抢抓全面注册制实施的重要窗口机遇,加快推动大连资本市场高质量建设,支持更多的优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优做强。

  目前,大连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1家,占全省35%,其中北交所3家,占全省60%;新三板挂牌企业51家,占全省38%,多项资本市场工作位列辽宁省第一、东北领先。

  过去一年来,我市全面对标先进,加快补齐短板,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蓝色粮仓”,打造蓝色经济引擎。

  记者近日在獐子岛上的海珍品育苗厂里看到,工人们正在车间里精心培育紫石房蛤苗种。据育苗厂负责人介绍,紫石房蛤是大连重要的经济贝类,营养价值高,主要靠采捕野生资源,目前还没有实现人工增养殖。这些苗种是从今年7月开始繁育的,长到4mm以上就可以放到大海里养殖。

  据了解,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獐子岛综合试验站于2022年开始联合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滩涂养殖团队对紫石房蛤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进行攻关,先后开展了多项繁殖生物学等技术研究,经过两年努力成功突破其育苗技术,今年首次培育出苗种220余万枚,并于9月通过了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市海洋发展事务服务中心、长海县海洋发展局组成的专家组验收,填补了我国紫石房蛤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的空白。该品种育苗技术突破后,可实现规模化培育并进行底播增殖,将苗种直接投放到海底,经过3~4年的自然生长,周期养成后有计划采捕,对大连地区紫石房蛤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依托良好的海洋岸线、资源、科研优势,我市积极推进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速打造全国海上“蓝色粮仓”样板。

  目前,大连拥有国家级良种场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场3个、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5个、经国家审定的水产品种15个,水产种业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长海县2022年4月28日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主导产业提升、科技研发提升、产业融合提升等工程建设,并于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中期评定,获得全国产业园中期评定第5名。

  产业园总面积118万亩,其中主导产业扇贝海螺养殖面积102.8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贝类增养殖基地,其中扇贝、海螺是全县水产养殖业支柱品种,主导产业年均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制菜产业发展,率先提出以海产品为突破口,推动大连海洋食材产业向海洋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并出台预制菜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在园区、科技、标准、金融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倾斜。锚定打造“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聚焦大连市扇贝、虾蟹、参鲍等海洋渔业产品产业发展优势,今年以来,大连预制菜产业集体发力,目前全市已具备较为完整的预制菜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原料供应充足、产品特色鲜明、销售空间广阔的产业格局。预计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000亿元。

Copyright © 2012-2023 55世纪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70163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