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內江市東55世纪興區:“八比八看”激發農村面貌改善內生動力

  55世纪“看了其他村,我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距離9月初內江市東興區農村面貌改善行動“八比八看”現場推進會已經過去2個多月,作為現場比拼的“參賽選手”之一,內江市東興區富溪鎮羅井村黨總支書記凌興忠還在時時琢磨提升措施。

  用好“獎懲”指揮棒,極大地激發干部群眾干事熱情。今年,內江市東興區嚴格考評注重實效,推行“八比八看”考評機制,從推動黨建引領、產業發展、“五網”建設、民居風貌、“六淨六順”、公共服務、干部作風、鄉風文明8個方面全面提升農村面貌改善,以“一村一景”勾勒出一幅和美鄉村畫卷。

  橋下潺潺流水,繞村流淌,整齊劃一的民居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高梁鎮方家溝村周家大院的民居,頗有一番“小橋流水人家”的恬淡悠然之美。

  今年,東興區按照“集中連片、整體安排,統一規劃、分別實施,試點示范、漸次推進,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基本原則,計劃用5年時間,分階段、分步驟推動全域鎮街面貌整體改善,建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經過大半年的攻堅奮戰,東興區部分試點鎮街環境治理成效初顯。

  對照任務目錄,找差距補短板。從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水平、人居環境等入手,發展農村產業、改善民居風貌、促進鄉風文明。該拆的拆、該補的補……這套全面打法,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直擊“痛處”,讓東興區大部分鄉鎮不過半年時間就發生了“蝶變”。

  如今在東興區,比拼干事的勁頭從干部傳遞到村民。高梁鎮方家溝村黨總支書記粟紹全認為,產生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在於“八比八看”考評機制的創新。

  為加強機制建設,東興區今年出台了《農村面貌改善行動考核方案》、“八比八看”等保障類、運行類、考核監督類工作機制、方案、辦法、細則、制度等文件17個,共開展各類督導78次、點對點交辦問題832個。

  “八比八看”考評機制,即每季度召開流動現場會,目標鎮街圍繞“比黨建引領,看組織過硬﹔比產業發展,看群眾收入﹔比‘五網’建設,看基礎設施﹔比民居風貌,看品質提升﹔比‘六淨六順’,看環境整治﹔比便民利民,看公共服務﹔比群眾參與,看干部作風﹔比鄉風文明,看治理成效”,進行展示、經驗交流。

  在“八比八看”中還設立了“紅黑榜”,每季度對目標鎮(街道)開展評比,對排名靠前的目標鎮(街道)發紅榜表揚,對排名靠后的開展誡勉談話提醒,連續2個季度排名后3名的鎮(街道)發黑榜通報。

  在東興區,“八比八看”評比制度深入人心,鎮村干部都憋著一股勁兒,對照著目標任務真抓實干努力推進本地農村面貌改善工作。

  一排排以美麗鄉村、綠色生態、倡導文明等為主題的農房“彩繪牆”引人注目——這是東興區田家鎮正子村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一個“展示區”。冬日暖陽下的正子村,步步有好景,處處如畫卷,隨手一拍,都是令人心醉的美好瞬間。

  田家鎮正子村,是東興區首批農村面貌改善行動示范點,自然要擔起“領頭羊”的重任。位於田家鎮中心的正子村近年來依托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成效顯著,但村容卻並沒有跟上產業發展的速度:入戶道路硬化不足,牲畜棚舍雜亂臭味大,水溝、堡坎裡邊垃圾清理不到位,房前屋后撂荒地零星散亂,人居環境亟待提升。

  “哪裡有問題,就改哪裡﹔哪個問題急,就先改哪裡。絕不貪大求全,也不急功近利。”正子村黨總支書記何玉明說。

  農村面貌改善工作推進之初,正子村對問題一個一個分析,家裡亂的就整理內務,地面臟的就打掃衛生,泥巴路出行不便的就建水泥路......雖未大拆大建,正子村卻實實在在發生了巨變。

  各地向先進看齊,等不得、坐不住,紛紛前來“取經”。“別人來學習我們,我們也在學習他人經驗,也要不斷提升自己。”何玉明說。

  自實行“八比八看”考評機制后,各地都憋著勁比。東興街道新華社區,通過對大院基礎設施建設、地面硬化、院壩硬化、入戶路、邊溝、禽舍及菜園等多個戶屬項目進行整治,打造出一個個特色精品小院,並引導規范老百姓的行為習性,確保改善成果得以延續。

  高梁鎮方家溝村則要比一比產業。自從農村面貌改善工作推行以來,方家溝村人居環境越來越好,四通八達的道路、錯落有致整潔有序的住房、生機勃勃的菜園,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該村目前有“車前子+大豆”種植基地800余畝、“紫蘇+玉米+蔬菜”種植基地3000余畝、特色柑橘512畝、蓮藕805畝,養殖龍蝦125畝,生態養魚110畝。家園美產業興,不少外出務工村民也回流家鄉就地務工。目前,常年在村務工人員300余人,帶動外地村民務工500余人,用人高峰期達千余人。過去冷冷清清的村子,一下變得熱鬧起來,撂荒多年的土地種上了綠油油的庄稼,一片繁榮景象。

  “以前大家都是比窮,那樣才能得到幫扶﹔現在大家都在比美,這樣才能得到獎勵。”不少村干部坦言,最大的變化來自干部群眾的思想之變。

  “現在完全變了一個樣,馬路通到每家每戶,房子裡外也變漂亮了,跟以前完全是兩碼事。”富溪鎮田溪口村村民粟秀文說,在沒有實施農村面貌改善行動之前,村民都是“各掃門前雪”,如今改善之后,她也主動承擔起公共區域的環境衛生打掃工作。

  走進富溪鎮田溪口村紅旗大院,一幅清新宜人的鄉村美景圖映入眼帘——一座座漂亮整潔的房屋錯落有致,一條條硬化鄉間小路串連著每家每戶,房前屋后干淨整潔,院落前后的“微菜園”勃勃生機。談起如今村裡的變化,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忍不住夸贊。

  根據農村面貌改善行動要求,要以群眾滿不滿意來評判、定“勝負”。“整得好當然要支持。以前還怕佔了地,不討好。現在才發現修便道是好事,今年的糧食、蔬菜運回家比往年方便多了。”東興街道賽峨社區村民肖建安家,是一處干淨整潔的小院,門前有著井然有序的微菜園,房前屋后則是一條條四通八達的生產便道,連接著左鄰右舍和遠處的稻田。

  “廁所改造獨立出來了,整個房子干淨敞亮多了。”賽峨社區村民張小紅家同樣是干淨整潔的院落,改造完成的廁所地面、牆面張貼著美觀的瓷磚,各類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富溪鎮羅井村村民劉曉龍則把滿意體現到行動上。原本在外地務工的他,看到村裡環境越來越好,便將多年不住的老房子進行重建。

  在田家鎮天延村,讓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的則是黨建引領起到的作用。“村干部帶頭,發動我們群眾一起搞整院壩、修路、拆棚子這些,大家非常支持,參與熱情也很高。”村民王大姐親眼見証了天延村的變化。天延村駐村指導組、村支兩委牽頭,實行村書記牽頭村干部包片、小組長包組機制,與在家黨員、群眾座談,帶頭治理自家房前屋后,通過入戶宣傳,動員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互幫互助搞好院落整治,讓原來的“旁觀者”成為“參與者”。

  鄉賢孫勇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設計道仕嘴院落的布局和改造,不僅出資10多萬元為村內硬化道路,還在道仕嘴精品院落改造過程中,既當發起人又當設計師,既當理事人又當勞動者,積極幫助協調危房、偏雜房、老舊房的拆除。在協調處理鄰裡關系中,孫勇堅持“刀刃向內”,從自家開始,該拆的拆、該整的整、該讓的讓,為村民樹立了標杆。他還上門做有困難、有矛盾戶的工作,出主意、做調解。群眾紛紛效仿,不僅主動參與進來,還互幫互助互讓,使示范點位打造項目順利完成。道仕嘴精品院落的打造,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吸引了不少村民回村新建房屋,“十幾戶人都說要重建或大改”。

  而這在東興區不是個案。富溪、田家、雙才、高梁……自農村面貌改善行動實施后,東興區各鄉鎮吸引了大批人員返鄉,要改造老舊房屋並回鄉居住,對家鄉變化十分滿意。

  “這裡可以增加一處休閑區域,我覺得我們院落的打造效果還可以更好。”雙才鎮十字村的一次院壩會上,村民們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對村裡的發展十分“操心”。

  隨著農村面貌改善行動工作的推進,東興區各地以村民聚居院落為基本單元,通過開展入戶調查,充分聽取群眾意願,推廣“積分制”“院事會”等做法,引導全體村民積極參與建設、管護、治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體系。數據顯示,自農村面貌改善行動實施后,東興區堅持群眾主體、問需於民,目前群眾知曉率、參與率達98%以上,切實激活了改善的內生動力,廣大村民從“站著看”變為“主動干”。

  鍥而不舍,久久為功,隨時隨地回應群眾的熱切期盼。東興區推行“八比八看”機制的妙筆,在推進農村面貌改善工作成效中俯拾皆是:村民房前屋后的微菜園裝扮得清新雅致,美如詩畫﹔敞亮的生產便道帶動了種植、養殖業的發展,民富村興﹔“積分制”評星常態化開展,流動小紅旗這月到誰家成了村民茶余飯后的閑聊話題……

  這樣的改變,既是試點村庄全方位蝶變的開始,也是東興全域農村面貌改善、農民樂享幸福生活的日常。(田園)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2-2023 55世纪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7016348号-1